5月17日上午,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BRIX)副院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先生到访我院,我院助理戴志鸿、沈晓楠、尚丽雪、廖阳菊对其进行了专访。阿斯卡里先生就同学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欧关系”等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
访谈现场
访谈摘要
Q: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以来特别是您在BRIX工作以来,您见证了哪些变化?
A:“一带一路”倡议所代表的是一种基于经济合作的国际关系新模式,但是“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合作,还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关经济发展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对沿线国家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基础建设发展的资金。发展中国家难以准备充足的资金以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但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解决了这个一直存在的难题。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填补沿线国家的技术型劳动力空缺。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教育方面积极合作,帮助许多沿线国家进行基础教育建设,同时,中国不断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大量留学生赴中国学习,教育进步促进了沿线国家的技术革新。
Q:针对国际舆论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请问您对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有什么建议?
A:首先,我认为想要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中国人必须要知道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宣传自己。目前在社交媒体上,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人文、环境、意识形态存在多层次的误解,而中国仅仅使用数据的形式描绘发展获得的成就无法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中国应该就如何在媒体上以图文形式展示真正的自己做文章。
其次,中国要充分展示自己辉煌的历史文化,只有让大家知道中国的文化底蕴,他们才会理解中国做出某个行为的动机,因此才能让国际社会更加理解中国人讲解的“一带一路”的故事。
Q:就中国促成沙特伊朗恢复外交一事接受CGTN的采访中,您提到“我也希望中方为解决乌克兰危机而提出‘和平方案’,可以打破僵局,带来全新的局面。”请问欧洲国家怎么看待此次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出访乌克兰等五国?
A:欧洲国家认为李辉大使出访乌克兰为欧洲国家摆脱当前绝望的境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之前,欧洲国家一直认为只有乌克兰赢了,欧洲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输的可能性基本上等于零,因此,如果欧洲国家照着之前的思路一意孤行只会将欧洲国家和世界的未来引向歧途。而当前李辉大使出访乌克兰为欧洲国家走出绝望的境地提供了一线生机,为欧洲国家摆脱困境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马克龙访华正说明了欧洲国家正在这条道路上进行积极的探索。
Q: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您认为这“三大倡议”对“一带一路”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A:中国的治理体系是发展的、革新的治理体系,而“三大倡议”便是在这样的体系之下提出来的。首先,全球发展倡议加深了沿线国家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中国的发展观点,是高质量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在有效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让所有人都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而正是这个观点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了高质量发展的观念。
其次,全球安全倡议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沿线各国家的国家主权。当今国际形势下,弱小国家的国家主权常常受到强国的肆意侵犯,国际社会上似乎遵循着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但是每个国家的主权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国际社会上的安全体系,让世界上的弱小国家的国家主权也受到应有的尊重。
最后,全球文化倡议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各种商品的交换,更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例如,丝绸之路上的商品“纸”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媒介,文化被记录下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大范围传播,也正是文化交流愈来愈深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所涉及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宽泛。
Q:新地缘政治局势下,特别是中美脱钩的形势下,您认为欧洲应当如何应对?欧盟对华“去风险”的战略新动向是否符合欧盟的利益?
A:首先中美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难以实现真正的脱钩。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特朗普在任时,也无法真正意义上切断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都深深地嵌入进了各自的经济体系当中。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全球供应链是一个高度一体化的整体,只有发生全球性灾难时才有可能让全球供应链各个节点相互分解。比如说,发生新冠肺炎这种全球性灾难时,断链的风险波及到全球,而中国又是特定生产部件的主要生产国,疫情发生后中欧运输通道关闭,产品无法正常运输,瑞典多个行业如汽车行业彻底关闭。而除了类似的全球性灾难外,仅仅依靠单个国家的政治口号难以实现真正的脱钩。
而关于欧盟对华“去风险”这个话题,我认为对当下的经济形势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就像我前面说的,中国是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高度一体化的全球经济无法将“去风险”落实到实处,“去风险”只能是政治家美化其形象的一句简单的口号。
Q:芬兰和瑞典放弃不结盟地位申请加入北约,芬兰于4月4日正式加入北约,请问此举将对北欧地区的国际安全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A:显然,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是对国际安全建设的一个沉重的打击。从国际安全的角度来说,瑞典放弃永不结盟的身份加入北约,让国际社会上失去了一个能够调节各个国家之间冲突的一个中立国,历史的调停者加入北约后成为国际冲突的成员之一,这无疑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社会的安全建设。从芬兰和瑞典自身的国家建设来说,加入北约及极其不利于其国内的社会发展建设,芬兰和瑞典现如今面临了经济发展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及医疗和教育问题,但是加入北约之后,他们不得不在在军事上投入大量资金和预算,有限的国家预算迫使芬兰和瑞典削减经济、基础设施、医疗、教育上的支出,这将对芬兰和瑞典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Q:近期,中欧掀起“外交潮”,高层互动的频密程度十分罕见,中欧合作的现实前景如何?
A:首先,我认为中欧之间的合作前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原因在于中欧之间的会谈形式有了些许改变,现在的会谈主要追求一个轻松欢快的氛围,也正是这种氛围让两国之间能够放下防备深度交流两国的文化和观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欧洲国家才能够尝试去了解真正的中国。
基于此,我想对中国提出一个提升中欧两国交流合作空间的建议,中国可以积极参与明年在法国举行的法国文化年。文化是两国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因此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在全球大型的文化交流会上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让欧洲人民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以此加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文化联系,为后续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阿斯卡里先生与采访学生对话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简介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BRIX)是一个非营利性协会,由2018年5月3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对欧洲和瑞典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研讨会的组织者、发言人和参与者组成。该研讨会由席勒研究所和中国-瑞典商务委员会联合举办。
BRIX成员包括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战略专家,他们在瑞典和中国经济事务方面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他们的共同结论是,BRI不仅对中国和瑞典之间良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意义重大,而且从根本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所有国家的和平。
BRIX的目标:1. 促进公开对话,提高对“一带一路”及其对瑞典、中国和国际社会益处的认识。BRIX举办研讨会和教育活动,并通过大众媒体和社会媒体发布信息。它将与瑞典和中国的机构,以及国内和全球对“一带一路”感兴趣的个人和团体进行合作。2. 发展瑞典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与中国市场上感兴趣的合作伙伴之间的双边商业交流。
侯赛因·阿斯卡里先生简历
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瑞典和伊拉克公民(1968年生于巴格达),是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的创始董事会成员和副主席(2018年)。该研究所成立的目的是提供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客观信息和分析。侯赛因·阿斯卡里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席勒研究所(总部在德国)担任经济和战略分析员,发表了第一份关于“欧亚大陆桥”的全面经济研究报告。曾多次在CGTN与刘欣针对实时热点开展对话,其推文被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女士转发,是国际上对“一带一路”持友好态度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