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链接     English      

动态消息

首页 > 动态消息 > 正文 动态消息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调查研究报告专题工作坊系列报道(一)
发 布 者:    添 加 时 间:2016-08-25    人 气: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调查研究报告专题工作坊系列报道(一)

 

824日,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举办的调查研究报告专题工作坊正式举行,本期工作坊为期三天,主要议题为如何做好学术调查研究,如何写出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教授、我校副校长阳爱民教授、各研究机构、学院的专业教师以及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的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的工作坊。工作坊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长李青教授主持。

 

阳爱民致辞

李青主持工作坊

 

首先,阳爱民致辞,他高度肯定了举办此次工作坊的意义,对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人员的专业研究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感谢两位主讲嘉宾对本次工作坊的大力支持。随后,人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做了主题报告,他总结出写好学术论文的几个要点。首先是聚焦的重要性,要将焦点放在单个领域进行长期研究,对自己研究领域内的知识保持敏感度;其次是扩展知识结构,学术研究不仅需要知识的专业性,而且也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再次是注重系统的学习,进行系统的训练。从基础教材、历史、新文献和新问题四个维度来学习研究。他还着重强调了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从问题出发以及写作需要有创新和科学的元素,保持学院派论文的理论性、基础性和客观性。最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就自己的问题与陈彦斌教授进行自由的讨论,交换了意见。

霍建国作主题报告

陈彦斌作主题报告

下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做了主题报告。首先,他总结了涉及国际经济和改革开放研究领域的国家级智库建设的基本情况,认为现今中国智库的影响力与欧美国家仍然有差距;其次,提出了建设智库中出现的两大问题,包括中国智库官方色彩浓厚,拥有比较大的政府背景以及独立思想的带头人比较缺乏;最后以如何建设中国智库为中心提出相关的建议,认为智库的假设需要注重服务的对象,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重视数据库和数据资料的处理,关注热点问题,为企业服务。最后,他就中国进出口和国际贸易等相关问题与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了意见和看法。 

 

霍建国,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长期从事外经贸管理及政策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1993年至2001年期间曾多次参与中国入世谈判工作和APEC工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负责牵头组织研究国家经贸委所分管的14个产业部门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多年来,在国内主要经济刊物上发表过诸多文章,并著有《中国外贸和国家竞争力》等专著。

陈彦斌,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霍英东奖获得者。《经济研究》编委,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上百篇学术论文,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创办“大宏观”论坛和“宏观经济学研讨会”,培养了一批创新型理论研究人才。

©Copyright 2009-20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欧洲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